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古代文学研究室 > 历任专家学者 > 第四代

历任专家学者

扬之水.jpg

扬之水(1954—)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长期从事名物研究。曾任古典文献室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诗经别裁》,《先秦诗文史》,《奢华之色:宋元明金银器研究》(三卷),《中国古代金银首饰》(三卷),《棔柿楼集》十卷:《诗经名物新证》、《唐宋家具寻微》、《香识》、《宋代花瓶》、《从孩儿诗到百子图》、《两宋茶事》、《藏身于物的风俗故事》、《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物中看画》、《桑奇三塔:西天佛国的世俗情味》(香港中和出版社同时出版繁体版,书名易作《扬之水谈文物》),《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定名与相知:博物馆参观记》(二编),《物色:金瓶梅读“物”记》,《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参观散记》,《中国金银器》(五卷)等。

展开
张奇慧 照片.jpg

张奇慧(1954—)

张奇慧,女,1954年5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1979年考入北师大一分校中文系,1982年获得大学本科学士学位。1983年在中华书局古典文学室做编辑。曾责任编辑出版《西京杂记》,孙作云《天问研究》,邓云乡《红楼识小录》,陆文虎《管锥篇谈艺录索引》,《明文海》,标点整理《西京杂记》,《晚晴簃诗汇》等。其中《天问研究》和《管锥篇谈艺录索引》荣获全国古籍整理优秀作品三等奖。1986年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编辑,主要负责唐宋词的审稿荐稿和责任编辑。

展开
暂无照片.png

孙丽华

展开
王筱芸.jpg

王筱芸(1955—)

王筱芸,女,1955年生,广西柳州人。文学博士,荷兰国立莱顿大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日本东北大学访问学者(1998)、德国波恩大学客座教授(2003)、台湾暨南大学(2009、2011)客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2012)访问学者。中国文化部特邀参加2008、2009年中法文化对话、中美文化对话、中欧文化对话专家。

展开
李玫.jpg

李玫(1957—)

中国古代俗文学、中国戏曲史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山西原平;出生地,湖北武汉。1982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剧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工作。1997年评定为副研究员,2004年晋升为研究员,2002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2006年评定为博士生导师。2016年评定为二级研究员。

展开
闫华.jpg

闫华(1957—)

闫华,别名严华,笔名华岩、禾书璧、冷志、龙吟等,江苏徐州人,1957年10月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大学,1981年底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师从胡念贻、范宁二位先生。毕业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86年,被选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任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主办的中南海业余大学教务长、副校长,被聘为副教授。1990年,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工作,其间担任过全国性办公室业务指导刊物《秘书工作》常务副主编。2003年,就职于暨南大学。

展开
刘跃进.jpg

刘跃进(1958—)

刘跃进,男,1958年11月生。在北京读小学、中学。1977年2月至1978年3月在北京密云县塘子公社插队落户。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1982年1月分配到清华大学文史教研组任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讲义《赋到沧桑----中国古典诗歌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以及三十二讲录像《中国古典诗歌赏析》(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2001)。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姜亮夫先生、郭在贻先生研习古典文献学,1987年8月获文学硕士学位。杭州大学毕业后继续任教于清华大学中文系,担任讲师。1988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师从曹道衡先生研习汉魏六朝文学,1991年8月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8月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在这期间,还曾担任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2009年8月至2016年11月)、所长(2016年11月至2021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院长(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兼任《文学遗产》主编(2011年2月至2021年2月)、《文学评论》主编(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中国文学年鉴》主编(2017年3月至2023年1月)等职。

展开
蒋寅.jpg

蒋寅(1959—)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曾任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7年受聘为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文学专业客座教授,2002年受聘为韩国国立庆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客座教授,2005年受聘为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者”特聘教授,2008年受聘为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0年受聘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特聘教授,2011年受聘为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2年受聘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安徽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2015年再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

展开
戴燕.jpg

戴燕(1959—)

戴燕,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毕业,1995年至2006年间就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和古代室。1995年以前为北京中华书局编辑,2006年迄今为复旦大学教授,并历任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客座及访问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代表作为《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初版、2018年增订本)、《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入门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洛神赋九章》(商务印书馆上海分公司2021年)。

展开
徐俊.jpg

徐俊(1960—)

徐俊,江苏扬中人。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文学编辑室副主任(1991)、主任(199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2001)。2003年8月后,历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2003)、总编辑(2010)、总经理(2012)、执行董事兼党委书记(2020),编审(2003)。兼任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著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2000)、《鸣沙习学集——敦煌吐鲁番文学文献丛考》(2016)、《翠微却顾集:中华书局与现代学术文化》(2022)等。

展开
王达敏(新).jpg

王达敏(1961—)

达敏,男,1961年生于河南南阳邓县。1979年秋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洪子诚、乐黛云和孙静三位先生指导下从事学习和研究,并分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编辑。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至2020年任近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另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研究领域为清代、民国的文史。撰有专著《姚鼐与乾嘉学派》《何处是归程:从〈红楼梦〉看曹雪芹对生命家园的探寻》和论文《张裕钊与清季学坛》《论桐城派的现代转型》《毛泽东与桐城派》《论桐城派的终局》《桐城派与北京大学》等;整理校点有《张裕钊诗文集》《贺培新集·俞大酉集》。其中,《姚鼐与乾嘉学派》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毛泽东与桐城派》曾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展开
郑永晓.jpg

郑永晓(1963—)

郑永晓(1963.1——),男。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1989)、副研究员(1997)、研究员(2006)。1997年起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文学所数字信息室主任。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文学所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科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社科院评价研究院中国文学期刊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陆游研究会理事等。

展开
吴光兴.jpg

吴光兴(1963—)

吴光兴,江苏大丰人,1963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2—1995)、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5—1997)、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1—2002)、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2003)、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2)。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中国文学观念史、目录学、近代学术史。出版专著《八世纪诗风——探索唐诗史上“沈宋的世纪”(705—805)》、《萧纲萧绎年谱》、编注《资治通鉴选评》,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范子烨.jpg

范子烨(1964—)

范子烨,1964年5月生于内蒙古莫力达瓦旗尼尔基镇。黑龙江大学学士(1985)。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1988)。陕西师范大学博士(1994)。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系兼职教授,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方草原音乐文虎研究与传承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兼任中国《文选》学会理事、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古文学与文化,北方游牧民族音乐文化史和蒙古音乐学。主要著作有八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曾经在国内外六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表学术演讲,举办文化讲座。曾经荣获国家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青年教师基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曾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啸史”和“陶渊明作品互文性研究”

展开
刘宁照片2023.jpg

刘宁(1969—)

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室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1999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高丽大学中语中文学科,2006-2007任哈佛大学东亚系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文献研究。著有《唐宋诗学与诗教》、《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王维孟浩然诗选评》《春秋左传学史稿》(合著)等著作,合作整理《吴小如讲杜诗》,合作主编《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参与《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编纂,译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英译中)、《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市川桃子著,日译中,合译)等;在《文学评论》《文史哲》《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隋唐五代卷”副主编,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