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后,尤其是近几年来,“东北文艺复兴”作为一个横空出世的口号得到娱乐界、文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更有学者将“东北文艺复兴”视为一个特殊事件或社会现象,借对双雪涛、班宇、郑执等人文学创作的分析,梳理其背后的话语资源(1)。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东北文艺复兴”作为一个专有短语出现,应追溯到2019年11月30日。这一天,来自东北的说唱歌手董宝石通过综艺节目《吐槽大会》首次提出“...
查看详情[作者简介]张立群,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辽宁文学院特邀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专业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研究方向为中国新诗与新诗理论、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与现代文学史料学。迄今为止已出版学术专著20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 [摘 要]胡适是中国现代传记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倡导者和写作者之一,在传统传记现代...
查看详情摘要:萧红的哈尔滨“俄罗斯元素”书写,更多依赖女性的视角,前期是作为俄罗斯元素(等于地方性现代元素)不成功地展开客体的女性,后期则是作为现代主体的女性,同时也逐渐激活了阶级分析的维度,从而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对自己笔下俄罗斯元素的“认异”到“认同”。不论是“认异”还是“认同”,对于萧红和东北流亡作家群来说,俄罗斯化的都市哈尔滨,正是他们文学活动的起点,也是他们政治生命的起点;他...
查看详情冯俊杰、王潞伟主编的《中国民间小剧种抢救与研究》丛书,2019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付梓。该丛书共8册,38万字,包括22篇民间小剧种调查报告,是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丛书宗旨即:为抢救和保护中国民间小剧种,尤其濒临灭绝的小剧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为基础,进行系统全面的专题调研。中华戏曲历史悠久、艺术形态丰富多元,具有最深厚、最长久的群众基础,关注中华戏曲,尤其关注中国民间小剧种...
查看详情汪曾祺于20世纪40年代创作中表现出的现代主义倾向,及其更受重视的八九十年代创作中呈现的较之40年代创作的“断然转变”,素来是汪曾祺研究的一个重点。论者多从汪曾祺后期创作所展现出的特点向前推知其变化之因,除此之外,亦有部分研究落脚于汪曾祺前期创作,但论域较集中于几篇主要文献,如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谈汪曾祺的小说》一文,对汪曾祺所处时代、周遭环境缺少综合式的分析。事实上,汪曾祺在4...
查看详情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来说,“起点”问题至关重要。对“起点”的判定,不仅会隐含地定义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规划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范畴,而且会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史整体的价值叙述走向。因此,对“起点”的进一步深入和有效的研究是建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中国现代文学“起点”的判定,近30年来莫衷一是,众说纷纭,说法多达十几种,不仅分歧越来越大,而且...
查看详情● 摘 要:杨庆祥、黄平、金理等“80后”学者,始终以“文学性”为主要的文学批评标准。他们重视想象,对排斥想象的“非虚构”持质疑态度,但反对“无根”的想象,真正欣赏的是丰富的“社会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他们重视语言,对语言本体论持认可态度。他们属意“有意味的形式”,惯于阐释叙事技巧对于深化思想、提升美感的作用。他们推崇创造性,往往在比较中指明作品思想艺术的独特之处。这种以...
查看详情1978年后的一段时期内,与其他文学艺术形式一样,中国儿童文学也逐渐开启了复兴之旅,在全面推动文化走向繁荣的历史背景下,儿童文学创作开始重焕生机。随着儿童文学回归“儿童本位”,其多元价值功能和审美理念也开始得到重视。随着儿童文学创作的不断丰富,作品的可读性、艺术性不断增强,创作的题材、体裁也逐渐多样化。儿童文学的制度建设与理论建构也在不断完善,全国各地多次召开与儿童文学创作理论...
查看详情摘 要 :借助新发现的林庚白日记手稿、张璧书信,结合相关史料,可对两人情感问题重作分析。林庚白对张璧的爱,更多是将理想女性形象投影到张璧身上。林庚白情场失意,反而用文学方式塑造爱情,催生不少佳作,也有一些作品堕入下流。林庚白在作品中重塑的自我形象虽与史实不尽相符,却是安放自己情感、回避道德谴责的努力和尝试。林庚白其人其文,通过自恋型人格障碍理论可以得到部分解释。对隐私性很强的...
查看详情摘要:胡学文的长篇小说《有生》以打造“百年中国的生命秘史”为目标,在“生”的总体视野下,深入历史与记忆的缝隙,探索乡土文明语境中的关于生命、生育与生活的困境和出路。从乡土经验、女性书写和抒情表达三个层面分析,可以看出小说与传统意义上宏大叙事的差异,在宋庄的生命经验中映射出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史与心灵史。 关键词:《有生》 乡土经验 女性书写 抒情表达2020年,胡学文的长篇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