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三条”明确指出:“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对应这个“管理办法”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13大学科门类依然是“艺术学”,但下属的一级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设置有专业学位类别。一级学科1301为“艺术学”(含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这是新的变化。代码没变沿用“1301”,但学科名称更为“艺术学”,并用括弧注解了包含的“专业领域”,可理解为二级学科,学位类别应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纯理论”研究。增加与一级学科对应的“专业学位”,即通常说的专业硕士、专业博士:1352音乐;1353舞蹈;1354戏剧与影视;1355戏曲与曲艺;1356美术与书法;1357设计。这里的学科代码是指专业学位,即从“51”开始顺序编排,“13”还是在13大学科门类“艺术学”范畴,构成了6个专业学位的一级学科。上述表明2022年新学科目录对于13大学科门类“艺术学”的调整非常之大。
一、关于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
2022年国务院学科办调整的学科目录中涉及艺术学的学科布局与调整,显示了十年调整的学科布局新格局。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恢复了初始时期的学科名称,即2011年前还是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名称,更正了2011年升为一级学科的原“艺术学理论”这个不太规范的学科名称,“名正言顺”了。当然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的规模与6个专业学位一级学科相比却缩小了,压缩了之前十三大门类艺术学的“理论”学科的数量。即集合了所有的类别的“门类艺术”的史、论、评的学科体系,也就是“艺术学”(1301)括弧里说注释的“含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同时,暗含了对艺术学(史论评类)要求不空谈,多少更接艺术的“地气”,增强了“艺术学”学术型研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回归到真正的艺术研究范畴。
对于今天学科目录的调整,如果对从事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研究者而言,本质上是提高了要求,或者说是一个正本清源的学科目录调整。为什么说呢?自从2011年艺术学学科升为十三大学科门类以来,从事“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者众多,其博士点也是最多,硕士点也多如牛毛。不少的艺术学理论的硕士点乃至博士点建立在一些高校的文学院,这完全是不伦不类;还有的艺术学理论的博士点也是与文学院或其它学科联手“打造”出来的,这样就导致一些博导、硕导的学科背景可能就是由文学、美学乃至其它人文社科背景出身的教授担任。所以,确有一些研究者无法从形而下至形而上或形而上至形而下,循回往复于艺术实践与艺术理论之间驾驭“艺术学理论”的研究,真正做到对艺术理论、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的实质性的、本质上的研究与探讨。空谈的多,解决具体艺术问题的较少,即使探讨艺术原理性的纯理论也是“隔靴搔痒”,不得艺术的要领,或者不专业。从历年来的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中更是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或从盲评和抽审的博士、硕士论文中也会看到这种现象。导师不专业,导致培养的学生也就成为“业余选手”。我曾经审到过一篇有关研究艺术图像的论文,说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作品,画的是一位陕北老农,并很认真地侃侃而谈地作了前图像志的描述,然后再做了图像学的阐释,但前图像志的描述出了错,其逻辑论证的结果可想而知。说贻笑大方也不为过。这些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从事教学,多少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所以,本质上讲,我个人是赞同新的学科目录的调整。尤其是“艺术学”(1301)所解释的“含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这些有关比较具体“门类艺术”的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来不得虚的,必须得实实在在的坐实这些“门类艺术”的实体。
但是,问题也因“艺术学”(1301)括弧中的这个“解释”来了。在对“艺术学”(1301)的理解上,学界却有不同的解读,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回过头来看,我们还得从“艺术学”的源头说起。
2022年的新学科目录中的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从名称上看,似乎回到了原来张道一先生的“艺术学”概念的范畴和定位。张道一在《为什么要建立艺术学》的文章中明确提出,在各个门类艺术诸如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宏观的和整体的理论研究,探讨艺术的共性、普遍性和一般性的规律,探讨艺术原理的问题。但这样学科依然缺席,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没有[1]。
为了建立一个这样的学科,老一辈艺术学家张道一、于润洋等呼吁,并于1996年正式建立了二级学科“艺术学”,首先在东南大学艺术学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以及厦门大学等高校获得授权单位并开始招生,1998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又成为全国唯一招收二级学艺术学博士生的单位。我们不难看到艺术学的本质特征和研究目标。但在新的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下设的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用了括弧来解释所涵盖的“内容”或者说“艺术学”(1301)的学科“内涵”结构,即把所有门类艺术的诸如音乐、戏剧、影视、戏曲、曲艺、美术、设计等的理论、历史与评论囊括进来,却唯独又没有阐述与说明原来的“艺术学理论”如何处置。同时,也没有标明括弧里的“内容”是否为二级学科。因此,很容易让人觉得原来的综合的、宏观的和整体的艺术研究不明不白地“消失”了。也就是说,张道一提出的《为什么要建立艺术学》的“艺术学”的学科看不到了,或者说新学科目录表述不清晰,到底是“消失”还是“含混不清”?如此一来,从事的任何一个门类艺术的理论、历史与评论研究都可以“豪横”于原“艺术学理论”范畴之内?譬如美术史或美术理论以及批评的研究,音乐史或音乐理论以及批评的研究,舞蹈史或舞蹈理论及其批评的研究等,但这些门类艺术的史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不就是过去我们说的“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吗?并非过去的“打通”或“汇通”了各门类艺术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也有学者说,新学科目录的“艺术学”(1301)的方案是在原来的“艺术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新学科目录自然包含了原“艺术学理论”学科。但新学科目录并没有显示出来,学科目录管理办法也没有任何解释。即便如此,也只是口说而已,却不见于文件性的文字解释。所谓“空口无凭”。我们只能这样推测,今后在撰写新学科目录一级学科所下设的二级学科时,可能将原来的“艺术学理论”和所有门类艺术的理论、历史与评论作为并列的二级学科来设置架构。也就是说,新学科目录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可下设各二级学科:原“艺术学理论”(名称也需要思考的)、音乐学、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戏曲与曲艺学、美术与书法学、设计学。这里我用“XXX学”命名,为的是区分专业学位,表明属于“纯理论”研究的二级学科。虽然,我们前面说“纯理论”研究的学科规模缩小了,但“艺术学”(1301)这个科学构架却是比过去“庞大”了,它把所有门类艺术的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囊括进来,置于“艺术学”(1301)的学科里。也许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的二级学科,未必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制定,因为《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明确指出:“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由学位授予单位按有关规定在一级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学位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很清楚地表明了由学位授权单位在“授权权限内自主设置与调整”。“自主设置与调整”就完全有理由把原“艺术学理论”设置为“二级学科”与其它门类艺术的理论、历史与批评的学科并列,至于名称或许可以沿初始时的“艺术学”,也可能沿用“艺术学理论”或“艺术理论学”,如此形成这样一个二级学科群: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学(130101),音乐学(130102)、舞蹈学(130103)、戏剧与影视学(130104)、戏曲与曲艺学(130105)、美术与书法学(130106)、设计学(130107)。这些涵盖在括弧中的“学科”极有可能会被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为二级学科。那么原来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1301)变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学(130101)下的,可自主设置的三级学科,诸如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民俗艺术学、民间艺术学、比较艺术学、艺术教育学、艺术文献学、艺术经济学、艺术管理学、艺术考古学等等。也就是说,过去的这些二级学科就会成新学科目录二级学科“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学”(130101)下自主设置的三级学科与专业方向。因为《目录管理办法》明确说的是“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那么,三级学科我们只能说是“专业方向”了。今后的博硕论文盲审与抽审,都会按照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来审,但都统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名下。从一级学科的范畴看,就不存在所谓的符不符合学科归属的问题,只能按照二级学科的学科标准进行盲审或抽审是否符合学科的范畴。所以,无论是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戏曲学、影视学、还是美术学、书法学、设计学等的理论、历史与批评研究,都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1301)的学科范畴,“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理论学”(130101)也理当如此。
我们提出这个问题,大家探讨,或者在还没有设定二级学科目录时我们就以此实行了。
二、关于专业学位类别
按照《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所说,与“一级学科”对应的是“专业学位类别”,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1352音乐;1353舞蹈;1354戏剧与影视;1355戏曲与曲艺;1356美术与书法;1357设计。先解释一下这个学科代码,1352、1353、1354等等,13是十三大门类“艺术学”的学科代码,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十三大学科门类,故此13为艺术学的大学科代码。前面说的1301是一级学科“艺术学”的代码,以01为起点的代码秩序,用通常的话说指的是“学术型”。以51代码为起点的代码秩序则就是通常说的“专业型”。所以,这里的1352音乐;1353舞蹈;1354戏剧与影视;1355戏曲与曲艺;1356美术与书法;1357设计,指的就是专业型的学位类别,即《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阐述的“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也因此,这里没有“XXX学”。我们可以把这6个对应一级学科的专业类别,理解为专业学位的6个“一级学科”。这就是我们说的压缩了“理论型”的范围,扩展了“专业型”的规模的原因。
2022年的新学科目录,我们看到了扩大了艺术实践——“专业学位类别”的学科,13大学科门类的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发生新的大变化,如前所述压缩了“理论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了“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放开了新的高端人才培养目录,即为未来“专业学位类别”建立“专业博士”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表明了建设新的13大学科门类艺术学的学科体系架构的顶层路径与方向。可能还隐含一个设计思路,即新的艺术学目录调整,至少考虑到了高校一律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入职的要求。如此这样,13大学科门类艺术学的“艺术博士”如同“工程博士”一样即将产生。
新学科目录提升和扩展了艺术创作实践(各门类艺术)的学科地位与规模,延伸了学科类别(专业学位类别),提高和丰富了实践类的层次(专业领域)。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这种调整,符合国家文化战略要求,强调了基础研究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向。很明显对于今后可能出现的专业博士(艺术博士)作了学科上的准备。我个人认为艺术实践的六大“专业学位类别”的一级学科,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需要尽快地拟定出标准和原则,要分别涵盖艺术硕士和艺术博士。其标准和原则:要求具有很高的艺术技巧与创作能力,了解艺术创作规律,具有较高端的创作观念和有系统的新的创作思想,要有高水平的艺术技巧理论、创作理论和系统的创作方法及其体系。在培养目标方面至少应该有:培养艺术硕士生和艺术博士生对艺术的优良感知,敏锐的观察能力,有艺术技巧、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贡献,最终创作出高水准的艺术作品,举办毕业个人作品展、表演等,以“高原高峰”的标准衡量,真正做到用作品“说话”,验证其相匹配的学位(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最后要有高水平的艺术创作理论、艺术技法理论的毕业论文。张道一先生曾经把艺术理论分为三个层次:技法理论、创作理论和原理性理论。艺术硕士、艺术博士,应该就在“技法理论”和“创作理论”这个层次就可以了,主要看创作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专业学位类别”应该在这样一种认知系统中,建立一系列完整的艺术硕士、艺术博士的艺术创作、论文规范与要求。
那么,“专业学位类别”艺术实践类型的6个一级学科,也一定会设置各自的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以及可能会设置更细的三级学科与研究方向。我们以一级学科“美术与书法”(1356)的专业类别为例,大致提及一下学科体系范畴与专业领域或研究方向的设置。
“美术与书法”作为专业学位类别一级学科的设置已经是“尘埃落定”,无任何悬念。至于今后是否能升专博,我们拭目以待,但一定会设置“美术”和“书法”各自的二级学科及其研究方向。按《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二级学科的设置,由各自授权单位自主进行。既然美术与书法为并列的一级学科,那么二级学科也就应该在“美术”与“书法”两个学科方面展开,各自设置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美术可以考虑走老路子,即过去的“雕塑”“绘画”“建筑”再加上“实验性”的造型艺术,具体名称可以商讨,譬如现当代性的实验性造型艺术可涉及绘画、雕塑或综合材料的造型形态。再往下可设置三级学科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譬如视觉造型艺术、综合材料造型艺术、多媒体造型艺术、数字造型艺术等。传统型的“雕塑”“绘画”“建筑”下面同样可以设置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或者称为三级学科。譬如“绘画”下面可设置“中国画”“版画”“油画”“水彩”“水粉”“丙烯”“坦培拉”等,这种以画种或材料分类,是老路子的方法,在每个画种(材料)分类下面再设定小的方向,即过去的工作室制,如中国画下设“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这种画科分法,还可以从表现方法技法分为“水墨”“青绿”“写意”“工笔”“没骨”等专业方向。雕塑作为一个传统的类别,自身包含了圆雕、浮雕、线刻雕,当然不宜分为专业方向,这本身就是研习雕塑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或雕造基础。从材料上看,有泥塑、石雕、铜雕(金属)、木雕等,也是研习雕塑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同样不宜细分为专业方向,当然可以分工作室,实行工作室制。这些不一定要体现在学科目录中,而是由学校学院自行设定。“书法”没有“老路子”的依据可参照,设想可以按照书法演变发展的历史类型设置二级学科,譬如“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现代书体”等,在下面可设置各自的研究方向。
总之,6个实践类的一级学科,各有其学科特征和学科实践方向,依据其特征和方向设置各自的二级学科和方向,同时要考虑传统与当下的结合问题。也就说,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要靠考虑如何在当代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思考和深化设置“美术与书法”下与传统不同的、具有现代性质和探索性质的、新的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要考虑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与方向,以适应并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
结语
目前,至少在艺术创作实践方面,不会有不通艺术的人从事艺术实践教育与教学。十多年前,南京某高校的MFA(艺术硕士)被叫暂停,就是因为有不懂艺术实践的人充当实践的教学。新学科目录调整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我个人认为可以避免类似的现象发生。同时从调整后的“艺术学”(1301)的内容看,也很微妙,给空谈艺术的研究者也似乎提了一个醒,“天马行空”的研究范式可能会“穷途末路”。
新学科目录体现出从事艺术创作实践的学科,多于艺术理论研究学科的一种回归,这才是正常的状态。新学科目录调整,改变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即改变了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或研究者多于艺术创作者。过去这种现状是不太正常的,如同“红学”研究者大大超过写文学作品的“曹雪芹”。艺术研究生的培养应该是艺术创作实践者多于艺术理论研究者,这才是研究生艺术教育体系合理的结构。我们更要看到新学科目录,加强了传统艺术文化的内容,如“曲艺”,把传统的戏曲与曲艺并置在一起,构成一个一级学科,体现了中国化的学科特征,避免了过去把戏曲与戏剧搅混在一起的格局,显现了学科结构体系的中国文化逻辑和清晰的中国艺术脉络。“书法”,作为与“美术”并列的一级学科,尽管学界存在争议,但相对而言也是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特质,世界唯有中国把“书法”纳入学科体系中,这也是新学科目录中的艺术学学科体系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变化。简而言之,逐步体现了中国13大学科门类“艺术学”开始有了中国自己的标准。
[1]参照张道一:《张道一文集(上)》,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