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刘玉宏:务实创新 勇担文化新使命

  刘玉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社科院书画协会会长。曾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会长等职;2018 年 1 月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文博副研究馆员、中日社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日本经济学会副会长、中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21 年 7 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 , 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会长。主要业务成果 : 1999 年出版《百家百字帖》(独著);1999年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见证》(独著);2000 年出版《国礼荟翠》( 执行副主编 )。2017 年主编《首届全国方志馆馆长文集》,2017 年主持完成《方志中国》《魅力中国》大型展览展示项目;2020 年主编《图说中国》,2021 年主编《中日神话传说比较研究》等文集。先后有《中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经验、问题及对策》《从苏轼到黄庭坚:宋代援禅入书的精神探析》《文化中国的生活美学》《从书法学和文艺学谈“交叉学科”的人文途径——以苏轼书法思想为例》《新时代弘扬方志文化的历史依托、现实意义与实践方向》《宋代尚意书风新论—宋意风流》《新时代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等论文在《北京社会科学》《中国书法》《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等期刊发表,并被《新华文摘》等转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研究所之一,以学术研究为其立身之本,展现了中国学术的国家水准和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使命。作为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的刘玉宏,自任职以来恪尽职守,履职尽责,积极推动文学研究所的文化担当和时代使命。在刘玉宏看来,谦虚刻苦、实事求是是文学所一以贯之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也是“文学所精神”的最好体现。在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文学所全所同仁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文学界的权威研究机构,以学术研究为其立身之本,是新中国学界的中坚力量。

 

  2021 年 7 月,刘玉宏被任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在此之前,他曾多年任职于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担任机关党委书记、中国地方志学会副会长、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馆研究会会长等职,曾主持完成《方志中国》《魅力中国》等大型展示项目,出台国家级行业规范文件《方志馆建设规定 ( 试行 )》,并出版《中国地方志的形成与发展》《方志馆概论》等多部专著,在《北京社会科学》《中国书法》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并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在他看来,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没有中断 , 得益于我们官修志书的传统 , 地方志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在地方志工作的经历对于刘玉宏来说也十分宝贵。“不忘来处方能承其重,永葆初心才得精气神。” 刘玉宏说。

 

 

  文学研究是一件极其漫长且严谨的过程,用刘玉宏的话说,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又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潜积淀。因此,在文学研究所,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作风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年,刘玉宏带领文学研究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制定贯彻落实文化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以总结发布文学研究所 70 周年重要成果为契机,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轮“登峰战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新兴与交叉学科,统筹推进“三大体系”建设,出版专著数十部,发表文章数百篇,扎实推进社科院重大项目“新时代文化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结项工作,完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构建》修订出版,“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研究”获社科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立项,使文学研究所各项科研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刘玉宏表示,“回望文学所走过的 70 年辉煌历程,‘谦虚的、刻苦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文学所一以贯之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也是‘文学所精神’的最好体现。在新征程上,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是文学所全所同仁义不容辞的使命职责,我们必须要传承好、发扬好‘务实创新’的优良传统,不为近利所动,不为浮名所惑,潜心学术,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作出新贡献。”

 

 

 

  对话刘玉宏:

 

  Q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文学研究专业机构,近年来是如何聚焦基础研究,并着力推进跨学科融合研究的?

 

  A  基础研究是学术进步的基石,对于推动学科发展、促进跨学科交融、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服务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建立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意义。文学研究所是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传统学科的研究重镇,在聚焦基础研究、推动跨学科融合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依托社科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统筹推进“三大体系”建设。仅以去年为例,比较突出的成果是持续整理典藏古籍,出版了以《新修增订注释全唐诗》为代表的学术专著数十部,发表文章数百篇,并在“致敬学术前辈,构建中国学派”等方面产生了良好反响。二是推动文学所与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的交流与合作。如文学所与鲁迅文化基金会多次合作主办“中外文学对话会”,为中外学者搭建平台,促进了中外学者在鲁迅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三是推进“数字人文”、网络文学研究新兴学科建设。对于前者,文学所近年来多次召开相关学术会议,如“数字人文时代的中国文史研究”“数字人文博士论坛”,加强所内学者和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领域的学术交流,还承担了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孵化专项项目“面向文学大数据的数字人文与计算批评”。对于后者,文学所专门成立了网络文学研究室,连续 5 年发布《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对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的年度情况、新趋势、社会影响等做了细致深入的梳理,在文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队伍与出版界、创作界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交流,如 2023 年文学研究所“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与《出版人》杂志联合举办了“网络文学与中国出版学术研讨会”,围绕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关系、网络文学经典化及网络文学在海外传播的现状等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此外,作为学科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还与媒体合作,开设“网络文学观察”等专栏,提升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的影响力。

 

 

  Q  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主管单位,在您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将如何严格规范课题管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A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是 2023年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今年 5 月在北京举行了开题会,已经正式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该项目的主管单位,除严格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外,还将按照社科院的管理制度,规范课题管理,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成果质量。

 

  具体来说,我们将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项目资金管理体制和制度,完善绩效管理和监督约束机制,明确科研、财务、人事等部门的责任和权限,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各科研辅助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做好科研服务保障工作。

 

 

 

 

  Q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意识形态工作显得极端重要,您认为做好此项工作,应从哪些方面加以落实?

 

  A  意识形态关乎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去年 11月,我在太原参加“2023 年第六届意识形态与舆论学术年会暨山西智库发展论坛”,演讲的主题就是谈意识形态工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好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落实:

 

  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体系。

 

  第二,要把握时机,认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强忧患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赋予忧患意识以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增强忧患意识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经受大风大浪并不断取得新胜利的思想保障。忧患意识是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前提。

 

  第三,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掌握舆论宣传的主导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标志着党的宣传思想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全面贯彻落实“七个着力”新要求,而且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第四,要坚持“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不断探索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方法。我们应当深入学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精神,将其自觉落实到宣传文化思想工作之“用”中。如何传播中国文化,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我认为也有一些路径,一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建立系统化国际传播机制;二是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寻找让人民和世界广泛接受、喜闻乐见的国际传播创新模式;三是引领舆论、凝聚共识,加强中国智库体系建设。

 

 

  Q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继续高举历史唯物主义旗帜,让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以展现呢?

 

  A  恩格斯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遵循“两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伟大的理论总结,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攻坚克难,勇立潮头,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

 

 

 

 

  Q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国外艺术机构等有着深入的学术研讨和交流,请您介绍贵所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传统和收获。

 

  A  文学所一向有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的历史传统,七十多年来,在对外交往和学术交流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所和苏联、捷克、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都有合作往来。这个时期,文学所接待过越南文化代表团、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代表团等国外学者的到访,也曾安排文学所的学者出国访问、前往国外讲学或出席国际会议。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我们还和一些国家的文学研究机构互赠书籍,如 1965 年文学所派遣毛星先生赴阿尔巴尼亚讲学之际,就让其携带了《汉魏六朝诗选》《中国民间故事选》《中国文学史》《不怕鬼的故事》等书籍赠予对方。

 

  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所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进入了新阶段,我们与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学者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或相互访问、讲学,或展开联合调研、签署合作协议,或组织工作坊,进行跨国界、跨语际、跨学科的深度对话,或参与、举办高规格的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内外文学、文化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前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国际学术交流受到了不少影响。去年以来,我们对国际学术交流逐步恢复,积极推进,多次安排国际学术访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加强文学研究所与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Q  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共同肩负着建构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使命。双方在建构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个重大课题上已经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具体合作?

 

  A  2022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个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历史上就有合作的传统,而今更是共同肩负着建构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就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展开了扎实深入的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进一步深化和交流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切实提高建构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文学所在构建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调研了近 60 家高校及科研学术机构,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以党委书记张东刚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就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文章。今后两家还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机制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如探索共同发布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成果、联合举办类似文学对话会等学术活动,也将对中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重点和难点、中国文学学科建设脉络、如何增强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如何提升学术原创能力等问题展开系列研究。

 

 

  Q  您同时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会书画协会会长。您的作品曾入选“迎香港回归书画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书法展”等,并出版《百家百字帖》等多部专著和发表多篇论文。您从承担此项工作和个人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快乐”?

 

  A  书法是我一生的热爱,在工作之余,写写字,练练笔,就是我的快乐。我是 2022 年 9 月被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会书画协会会长的。任职以来,书画协会以服务社科院工作大局、提升职工人文素养、展示社科人的风采为宗旨,主要做了以下这些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了组织建设,通过吸纳新会员、策划书画展、举办名家讲座等来推动书画活动和研究,书画协会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二、开拓了书法理论研究的新局面。两年来,书画协会会员发表了多篇书法理论文章,以我个人为例,发表了《从苏轼到黄庭坚 : 宋代援禅入书的精神探析》《宋意风流》《从书法学和文艺学谈“交叉学科”的人文途径——以苏轼书法思想为例》等论文,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出版《书画文论》等;三、举办多次书画活动,丰富了社科院职工的文化生活。如我们举办的“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画展就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这些书画活动展现了我院职工的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也推动了各个研究所之间的文化交流。

 

  总体而言,协会的整体工作可以说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绩,也受到社科院员工的高度好评。下一步,书画协会将进一步探索活动形式,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社科院书画人才培养,“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探索和全国书画界、社会美育机构 ( 如美术馆、博物馆等 ) 开展合作的可能,力争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Q  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艺术的长河涓涓流淌。从周代“六艺”到琴棋书画艺术,艺术在中国自古被视为文人雅士、上流社会士大夫修身所必需的素养。以您的研究和感悟来说,您对艺术的认识是什么?

 

  A  艺术没有国界,艺术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投射。中国的绘画、雕塑、书法、诗词、音乐、戏曲等都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硕的艺术成果,对人们情操的陶冶、人格的塑造,始终有着不可替代的滋养和教化作用。中国的艺术学科理应在世界艺术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人类的艺术活动从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开始,但艺术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尚不过百年。如果从战国时期的《乐记》算起,我国的艺术学历史已经有 2000 多年。20 世纪初,西方的哲学美学和艺术理论引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中国本土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我们应正确对待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尊重中国艺术的历史传统、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如果生搬硬套西方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艺术,就有可能使中国的艺术学科陷入水土不服的窘境。中国的艺术学学科要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就需要以中国之理论匹配中国之艺术,这样才能构建中国自主的艺术学学科体系。

 

 

  Q  您曾经为《语文报》题词:“学好语文是我们沟通交流提高文化素养的基本功。”请您进一步阐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A  学好语文很重要,这是共识。2022 年 4 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其中,“文化自信”位列核心素养之首,包括文化认同、文化积淀、文化理解、文化参与几个层面。要想有文化自信,就必须有扎实的文化素养。

 

  学好语言文字是我们提升文化素养的基本功。要想让学生们热爱中国语言,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拥有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他们学好语文也是必由之路,是最好的路径。

 

 

  Q  您认为如何能更好地用文学艺术的语言,比如文字,书法和绘画,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艺术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肩负的使命。以书法为例,中国的书法艺术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之美,承载着民族精神,也影响着我们当下的审美趣味。想让传统的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就需要我们做好书法教育工作,让下一代了解书法,喜爱书法,在社会层面,还需要我们创新展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让更多人知晓书法之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年打造的《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可以说是书法文化普及的一个很好的示范,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该节目围绕中国书法史上代表性的作品,邀请国内书法家与文化学者,分别从作品内容、历史背景、艺术性等多个维度普及书法知识,每件书法作品的展示包括多个环节:文艺诠释、专家点评、答题互动、集体临写,既展现了书法之美,又起到了普及效果。这样的方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文 刘艺琳
  

 

  编辑 韩哈哈
  

 

  人物摄影 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