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汤显祖、郁达夫与澳门文学”会议综述

  

 

  2024年4月9日下午,为进一步推动台港澳文学研究,增强中国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学术与文化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台港澳文学与文化室、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与“港澳台中华文化传承研究”重点学科举办了“汤显祖、郁达夫与澳门文学”的座谈会。此次座谈特别邀请到澳门大学中国文学特聘教授、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澳门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朱寿桐教授发言,并由社科院文学所赵稀方做回应与评议。此次会议由文学所副所长、台港澳研究室主任张重岗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饶望京,副所长路育松出席。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艾尤、荒林,社科院文学所的吴光兴、田美莲、冷川、李思清、汤俏、李娜、李晨、郑海娟等学者参与了讨论。

 

 

  朱寿桐教授从澳门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位置说起,指出澳门从未缺席中国历史,明代以降,澳门尤其在中国社会近现代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文化形态上,葡萄牙殖民的历史导致澳门文化建设长期由葡萄牙主导,回归之后,大湾区发展文化规划纲要明确澳门是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交汇的基地。然而,澳门由于地域狭小、文化资源有限,文学研究与文化推广特别容易陷入乏善可陈的瓶颈。朱寿桐教授此次特意从汤显祖、郁达夫两人与澳门的交集入手,向我们别开生面地展示了从事澳门文学研究的另一种路径。
  朱寿桐教授认为,汤显祖的诗文中明显关涉澳门,尽管他本人是否到过澳门仍存在争议,但参照葡萄牙诗人贾梅士在澳门占据几乎全部重要文化空间的例子,我们今天应充分彰显汤显祖在澳门的文化象征意义。不仅如此,郁达夫颇具代表性的小说《过去》中既有对M港(即澳门)的地景描写,也留下了他关于澳门的文迹想象。朱寿桐教授从汤显祖与郁达夫两位文学巨擘入手,一窥澳门与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因缘,展现出澳门作为古今中外文学文化思想交汇之地的独特价值,为我们从事澳门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

 

 

  赵稀方教授循着朱寿桐教授的讲解脉络,提出澳门文学研究的三个方向:首先不能用中国大陆五四文学的框架(新/旧文学、白话文/文言文)来研究台港澳近现代文学,因为在这些地区的被殖民的历史过程中,新文学与旧文学均为对抗外文的方式;第二、在澳门本土文学之外,离岸文学也应引起研究者关注;第三、澳门土生文学与中文文学并行,是值得注意的罕见现象。
  与会学者随后就澳门土生文学的历史与现状、郁达夫在澳门及此后漂泊南洋的原委、澳门的近现代社会状况与演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路育松副所长最后做总结发言,她指出,朱寿桐教授在讲座中体现出的比较的视野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并强调了文学所与澳门及澳大加强交流合作的意义。此次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撰稿人:王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