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幻想故事都可以用有限的结构模式来归纳,但是,故事的无穷魅力并不在于结构的轮廓,而在于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铆合技巧、任务过程的障碍设置,以及每一处转折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方式。每一个好的故事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寻梦环游记》讲述主人公往返于“生灵世界”和“亡灵世界”的冒险故事,编剧使用了“诅咒”和“祝福”两套穿越标准,生人受到诅咒将穿越...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述学文体的创构与学术思想的创造是同步展开的。当代人文学者摒弃了中国悠久的“尊体”传统与以“鲁迅风”为代表的五四文脉,迷信于逻辑的、科学的方法论,述学文体“新变”之“讹势”造成诸多理论、思想的“失语”。作为未来述学文体之预流,面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时代问题,“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创构充分汲取了刘勰《文心雕龙》以“通变”“定势”为代表的文体思想之精髓,力...
查看详情关键词:张瑞芳;“四大名旦”;左翼戏剧;民众形象 摘 要:对于民众之“美”的呈现,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左翼戏剧中的一大难题。民众的角色定位和舞台形象是通过“明星”来具体落实的,由此,“明星”构成了考察这一问题时的重点。在抗战话剧“四大名旦”中,张瑞芳被称为“北国女儿”,暗示着她是自20世纪30年代上海起流行的好莱坞式审美之外的另一种“明星”类型。张瑞芳“美丽而...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尼采对审美无利害观念的批评,并不像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混淆了叔本华和康德。实际上,尼采区分了叔本华和康德,区分的关键在于非个体性和普遍有效性。叔本华出于摆脱意志奴役的个人利害利用了审美无利害观念,因而没有遵循康德对非个体性和普遍有效性的强调。尼采尽管区分了叔本华和康德,但在他看来,二者都将非个体性、普遍有效性与无利害紧密捆绑在一起,且都在审美状态中突出...
查看详情摘要:在康德的学生赫尔德以及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现代学者曾对歌谣的感性特质做出崭新发现,并对歌谣情感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形成难以调解的对立看法。他们之所以没能找到调解办法,是因为忽视了歌谣情感的先验感性层面。以重新阐释康德感性学的自由理念为基础,既能厘清歌谣的纯粹鉴赏判断何以让美感得自由,也能表明这种应该得到每个他人赞同的个人情感就是自由的普遍情感...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自宋代起,淮河下游地区的“僧伽降水母”传说与另一个当地传说“禹擒无支祁”经常被共同讲述。水母传说并非由无支祁传说转变而来,而是具有独立的起源和本事,其与无支祁传说是嫁接关系,即两个不同文本由于名词混淆产生了交汇。在此基础上,两传说围绕纪念物“圣母井”发生了合并,同时,二者另有各自分流并向附近地区辐射的传播路径。“合并—分流”模式...
查看详情这是中国当代文学产生飞跃式发展的十年。文学创作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优品、精品层出不穷,生动描绘着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努力满足着人民对于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和期待。 “人民性”的中心地位得到充分凸显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为新时代文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以人民为中心”。十年来,“人民性”在文学的中心地位得到充分...
查看详情[摘要]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曾三次到访中国。他在20世纪30年代与鲁迅等人的交往十分著名,但他在50年代两次以官方身份访问中国并深度参与社会主义国家文化交流的经历却被人遗忘。新一代研究者对于普实克的理解通常来自两组对照关系:一是普实克与夏志清的论争,二是王德威将普实克与陈世骧、高友工等人一同划入所谓的“抒情传统”谱系。普实克在这两组对照关系中都被...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 忧患意识说、乐感文化说、忧乐圆融说皆从忧乐主题入手探讨中国文化的特质,尽管对中国文化的忧乐基调及忧乐之间关系的具体理解不同,它们都从主体性思路出发,着力于阐发忧乐情感中人的主体性力量的凸显,强调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而弱化其对天人关系的超越性体验。然而,人文精神的跃动,并不必然意味着天的超越性的退隐乃至消失,人的真正主体性的建立,是在与超越性的天的...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 针对汉语写作的同质化、述学文体的僵化单一,“毕达哥拉斯文体”的理论构想应运而生。“毕达哥拉斯文体”是一种“语言之中”的写作,它以语言存在论为哲学根基,竭力克服代码、符号、语言的滥用。“毕达哥拉斯文体”的写作始于“负的方法”,终于“正的方法”,它以直觉主义创作“断片”,以逻辑思维“连缀”成篇,会通中国“隐喻型”与西方“演绎型”两种述学文体,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