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历代西域诗钞》的编纂 《历代西域诗钞》[ 本文所引该书的内容,均来自《历代西域诗钞》,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版。](下文中简称《诗钞》)的选辑出版过程有着很多曲折的故事。《诗钞》的编者吴蔼宸先生生于1891年,字世翔,福建福州市人,出身五代科甲望族。1910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工科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预科教授。1932年,吴蔼宸先生被新疆省府聘为...
查看详情内容提要:在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程的诸多文本中,“女国”故事独具特色,不仅取材自渊源久远的传说,亦有确凿可证的史实依据。作为集大成之作,世德堂本《西游记》所载的西梁女国故事却出现了情节脱落与逻辑断层。以跨文类的多元视角追溯《西游记》写定前的各类取经故事文本,厘清《大唐西域记》所载的“东女国”是取经故事中诸多“女国”的历史原型,有助于还...
查看详情敦煌写本《杂抄》,保存有P.2721、P.2816、P.3393等13个完残不一的写本,全文共5000余字,是一部综合百科知识的问答体常识手卷。《杂抄》自述其“一名《珠玉抄》、二名《益智文》、三名《随身宝》”,据郑阿财、朱凤玉、张弓、屈直敏等所考,似即为唐代张九龄所作《珠玉抄》(已逸失)或其别本,成书约在唐代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年间。从其13个写本的传抄情况看...
查看详情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儒家文化因为仁政、人治等理想化的核心观念兼顾了统治者和平民的利益,成为被普遍选择的治国理念,中国自此进入儒家学说统领下的社会规范体系,作为儒学主体的儒者也受到来自社会上下各阶层的尊重与推崇。汉代儒学发展兴盛,儒生儒者大量涌现,因为个人德行能力的不同被分为很多种,有纯儒、通儒、鸿儒、大儒、宿儒,也有资质平庸者被...
查看详情内容摘要:本文释录一则新发现的晚唐五代时期神判文献:敦煌写本S.4474《探油》斋文。通过对该文献的分析,介绍此次神判活动的基本情况,指出佛教探油神判可能是一种当时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司法审判方式。通过对敦煌写本P.2044V《脱难》斋文和S.5637《释禁》斋文的研究,浅论神判法与世俗司法间的关系,指出探油神判的出现反映了晚唐五代时期司法实践中礼法对宗教的融摄。 关键词:敦煌...
查看详情
内容提要 “论说标志”融合了话本“说话”程式的文体共性与写定者的语言个性,为文本生成及写定者研究提供了内在于文本的有效证据。《醒世恒言》对部分“论说标志”的使用频率与《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存在显著差异,反而与《石点头》呈现出吻合趋势。《醒世恒言》还与《石点头》共用一批明代其他文学作品极少使用的“独特标志”与“个性词句”,这显示出《醒世恒言》至少有30篇小说是由...
提要:《增批警幻仙记图说》是《红楼梦》稀见版本之一。通过对新见足本的探究,可知这一版本是上海理文轩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前石印的,石印书底由多位抄写者分别依据《增评补图石头记》和《增评补像全图金玉缘》抄录后汇集而成,此系《红楼梦》近代出版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增批警幻仙记图说》是最早的蝶芗仙史评订本,这一发现不仅纠正了学界以桐阴轩本为蝶芗仙史评订本之最早者的认知偏差,还...
查看详情
【摘要】傳世典籍中多見“古訓”“大訓”“訓典”,前人以其 “神話多而史實少,與宋以來的評話體例相似”,為後世“小說”之祖,核以實例,所論偏頗。通過梳理有限的早期記載,我們能夠發現,就其功能而論,宗周代代傳承的《訓典》(彙編),可謂最早的《書》類文獻;就其“實”而言,稱名逐漸被《書》、《書》的具體篇名和類名(《夏書》《商書》《周書》)所替代。換言之,《書》類文獻的彙編形態...
摘要:汉代礼乐建设主要以乐府为核心。汉代宗庙多元化,高帝、武帝先后立黑帝、尊泰一,建立了具有“汉家制度”特点的礼仪体制,打破了周秦以来的宗庙及祀帝制度。汉代宗庙郊祀乐,既承周秦礼仪,也吸纳了以楚声为主的方俗新声。武帝扩建乐府,通过吸纳改制先王旧乐、追颂祖宗事迹、采择诸王乐、改制方俗乐等方式,推动了汉代乐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随着“汉乐四品”的建立,汉代礼仪音乐品类、制度规范、礼...
查看详情【摘要】 在讲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程的诸多文本中,“女国”故事独具特色,不仅取材自渊源久远的传说,亦有确凿可证的史实依据。作为集大成之作,世德堂本《西游记》所载的西梁女国故事却出现了情节脱落与逻辑断层。以跨文类的多元视角追溯《西游记》写定前的各类取经故事文本,厘清《大唐西域记》所载的“东女国”是取经故事中诸多“女国”的历史原型,有助于还原脱落情节的生成方式与叙事逻辑,由此亦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