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文艺理论研究室 > 历任专家学者
刘方喜


刘方喜(1966—),江苏扬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曾任文艺理论室副主任、《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文学博士,2001—2004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4年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艺与文化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化经济学与文化战略学及有关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哲学研究等。

曾参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件起草工作;参加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理论》《中国美学史》研究工作,为相关重点教材主要撰稿人;主持、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家、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工作。论文《“符号经济”论:新艺术政治经济学批判》获第九届(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论文《“声情”辨》获2003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论文《论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的重大美学意义》获2009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专著《声情说》获2012年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刘方喜重视在学科交叉中拓展、创新当代美学、文艺与文化理论的哲学基础,并从具体的理论范畴着手研究,中国传统“声情”“体用”“身文”等范畴、马克思的“自由时间”“生产性”“意识形态阶层”“工艺学”“分享”等范畴,在中外相关研究中没有或很少被涉及,或是其首先拎出加以理论阐发,或是其早展开系统、深入研究,并提炼出“审美生产主义”“分享主义”“生产工艺学批判”等创新性的标识性概念,为综合创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文化基础理论,奠定了较坚实理论基础。主要学术贡献和理论创新有:

(一)在中国文艺与文化理论研究方面,“声情”说填补了研究空白,并将其引入现代相关讨论,在古代文论现代转化方面作了较成功探讨,为进一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清理出了中国传统经典哲学理论基础。

(二)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战略学研究等方面取得较多创新成果,为进一步的现实研究奠定基础。

(三)在文艺、文化基础理论与马克思经济哲学、生产工艺学批判交叉研究方面,取得较多创新成果,有关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研究,在相关多学科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截至2018年发表物联网研究论文13 篇,在国内相关研究中位居第4位,被认为“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内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最高的学术科研机构,凭借其学科综合性强、学术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的优势在物联网研究中具有极高影响力”(赵蓉英、亓永康、王旭《物联网纵横:我国物联网研究进展与态势》,《智能物联技术》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