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文艺理论研究室 > 历任专家学者
敏泽


敏泽(1927—2004),原名侯富林、侯民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评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者。敏泽系河南混池人,1948年毕业于北平铁道学院;同年8月,在冀中解放区参加工作;12月,在北平市军管会文管会任干事;1949年,在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任理论编辑组组长;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76年,在河北保定地区文化局任创作员;1978年开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在《文学评论》编辑部、文艺理论室从事编辑、科研工作,先后为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至1982年任《文学评论》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至1996年担任《文学评论》主编。主要社会学术职务有: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人民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古代文学研究》等编委;以及《东方美学》特约编委、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华国史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文心雕龙》学会等理事及常务理事。

自上世纪50年代始,敏泽先生笔耕不辍,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当代文学评论以及文化理论与批评等领域,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著作,对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美学史及文艺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和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开拓者;而且亲历了中国当代文艺界的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担当了一位历史重要见证人的角色。作为文学、美学研究方面的学术大家,敏泽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系统深入地研究阐述我国传统文学理论批评和美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宏篇巨裁,又有勇于探索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方面重要问题的创新之论,还有密切关注当下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的敏锐之作。史家的深沉,理论家的勇气,批评家的敏锐,三者集于一身,由此而形成了他具有自己独特品格的治学方略,学术视野开阔,理论、历史、现实并重,使他的学术研究体现出一种主导而多元、综融而广博的大气象。

其影响力最大的学术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两部著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高度评价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古代文论史、美学思想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推动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突破此前已有的理论批评史只注重论述诗文理论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新增了对传统戏曲文学理论批评和小说理论批评的发展历史及其内涵与特点的梳理阐述,从而拓宽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研究的范围。同时注重对文论观点进行纵横对比,不仅将其放置在历史发展环境中审视,同时还注重厘清同时代不同文论观点的差异。该著将传统文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学术境界,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型,从而在自20世纪初开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书写的学术史中占据有不可移易的位置。《中国美学思想史》,不仅力避与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内容上的重叠雷同,还达到方法论上的自觉,将整个美学史放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来考察,以研究视野的宏阔、方法范式的新创和理论识力的精邃,成为传统美学史研究中极具原创的奠基之作。两本著作不仅为20世纪以来传统学术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学术积累,对学界此一领域的研究产生着积极且具有启发性的影响。

先生更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在不断的学习和反思中,对这两部通史的进行不断的修订,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从1982年起,敏泽先生便开始了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增订工作,历时十载,将76万字的二卷本,修订为113万字的三卷本。一是修正了一些欠妥之处,如对唯物与唯心的划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标签;二是增加了一些章节以及大量的新资料和观点;三是对于过去被作为禁区的,如钱谦益、曾国藩等人,都实事求是地做了补充;另外,还增加了中西文论比较内容,加强了每一断代时期的绪论部分,充实了每一时期的文学理论特点等。而在先生的晚年,还开始对《中国美学思想史》的新一轮修订。修订本在原书的基础上增加了十万余字,补充了大量近年来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和新发现的文献材料;对原书中的一些提法进行修改,如改第一卷“史前至商周时期”为“史前至战国时期”;对一些重要的范畴进行了知识学的梳理,如图腾的缘起、商人审美意识中的图腾崇拜、中国古代的龙凤崇拜等等,使全书在内容、体例上更趋精准和完善。

此外,敏泽先生提出的“要把文论史、美学史放在中国文化的整体背景中来考察,中国文学、美学思想的研究必须具有一种文化的眼光”、“当代中国文化、学术应走‘融通中西,连类古今’和‘综合创造论’的发展道路”、“多点辩证法:坚持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持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等治学观念对后来人的治学有着极强的启示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