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民间文学研究室 > 历任专家学者
毛星


毛星(1919-2001),原名舒增才,笔名孙玄、郑洪、赵天、周宇等,四川省德阳县人。1935年秋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3710月赴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中央党校学习。1938年到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随后留校任教。1941年调入鲁艺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后到文艺运动资料室工作。1945年去东北。1946年到佳木斯任《人民日报》(后改为《合江日报》)职,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副社长。1949年调任沈阳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总编辑、副社长。1951年任东北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1952年调东北局宣传部先后任理论教育处副处长、文艺处处长。195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同年,调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秘书主任,从事古典文学、民间文学研究工作。1956年北大文学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研究所(即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领导小组副组长,并兼《文学研究》(后改为《文学评论》)副主编。1975年正式加入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组。1978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恢复重建和领导工作。1979年参加筹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并担任领导,当选第四届全国文联委员。1978年后,被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著述有《论文学艺术的特性》(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评关于李煜的词的讨论》(《人民日报》,1956223日;《光明日报》,1956311日);《不要把幻想和现实混淆起来——试答关于几篇民间故事的疑问》(《民间文学》,1956年第4期;此文收入《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从调查研究说起》(《民间文学》,1961年第4期);《民间文学及其发展谫论》(《民间文学论坛》,1984年第1期)等。主编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