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民间文学研究室 > 历任专家学者
贺学君


贺学君(1945-)女,籍贯浙江,生于重庆,长于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67届毕业生,1968年南京军区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1970年选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企业部,后遭政治迫害下放某军工厂劳动,197611月平反。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间文学室。2007年正式退休。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历任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副会长、顾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学术振兴会名古屋大学访问学者,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理事,国际民俗学会通讯会员。

出版专著:《中国四大传说》(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995年再版、1991年台湾云龙出版社繁体字版)获国家与华东地区多个奖项,并获民间文学首届学术专著山花奖二等奖。收入199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中国民间叙事诗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2017年获“中国文联第十三届优秀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2019年获社科院第八届离退休人员优秀成果二等奖;大型工具书《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001年获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2000年刊印本),2015年获社科院第六届离退休人员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论文:《傣族“贺新房”习俗探源》《民间文艺季刊》19863;《神话研究的反思》《民间文学论坛》19865;《四大传说的总体特征》《民间文艺季刊》19894、获该刊优秀论文奖;《四大传说研究70年历程》《中国民间文化》199434、《人大复印资料》19952;《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歌谣研究述略》《琼州大学学报》19972;《关于歌谣运动的文学考察》《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年本;《中华多民族民间叙事诗谫论》《民族文学研究》20003;《中国神话研究世纪回眸》《社会科学研究》20005、《新华文摘》200012、选入《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集》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文论大系》;《中日中国神话研究百年比较》《文学评论》20015;《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西北民族研究》20033;《从书面到口头:关于民间文学研究的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42005年获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二等奖,收入《新华文摘》2000-2008年精华本;《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2、《新华文摘》20051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6、《新华文摘》20069、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上)2007.1;《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以江陵端午祭为例》《民间文化论坛》20061;《民间传说保护之理论思考》、《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创新》、《民俗活动类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民俗表演与“非遗”的传承》、《从信仰到符号》、《非遗保护的理论再思考》、《非遗保护:问题与建言》、《传统礼仪的“神”与“形”》等多篇。另有19801985年每年的《民间文学研究概况》。参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三卷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故事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等多本。编撰:《中国植物传说故事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西游记的传说》(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红楼梦的传说》(南海出版公司1990年);中英文对照本《中国神话》等多种。采风、散文、随笔:《傣族“贺新房”习俗拾零》、《“布笼闺”与“鼻萧”》、《贾老的教诲令我终身受益》、《纪念毛老恩师》、《毛老教我做学问》、《随钟敬文老寻找风雨茅庐》、《旧金山公园露天音乐会》、《我的美国房东》等。

2002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民俗学科分支主编,获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颁发“荣誉证书”;2012年担任国家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全国编辑委员会委员。自2006年被文化部聘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连续参加了五批国家非遗项目、四批非遗经费以及传承人的评审。参与多届多地非遗的督导工作。多次参与区、市、地方“非遗”及“文化之乡”的考察和评审。为地方文化部门、“非遗办”、大学、研究生培训讲授“非遗保护”课程。连续三年为“北京市对口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班”讲授非遗保护专题课程。参与多届“非遗日”的宣传活动。参与国家、北京市“非遗法条例”的讨论。参与文化部“非遗保护规划”编制,并为全国非遗保护工作者授课。参与设计、编制“民间文学类项目保护数据化”试点工作。参与设计、规划“非遗博物馆.民间文学类项目馆”。为传统节日进入国家日历,积极撰文,多地宣讲。多次参与中央、北京电视台经典文化访谈节目的策划研讨。为“端午”进入联合国非遗保护项目,带领民间团队参加韩国的“端午祭”,设立“中国馆”,让韩国民众体验中国的端午节。研讨会上,宣讲《中国端午节的来历及保护策略》。在中国民众对于韩国“端午祭”审遗成功不理解,出现较大情绪时,第一个以本人实地考察的资料撰写长文《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以江陵端午祭为例》,从学理上进行解释,起到较好的效果。应中国驻韩国大使馆文化交流中心之邀,考察韩国的“七夕”节,并在大使馆做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专题讲座,取得很好效果。联系促成韩国农谣(非遗联合国保护项目)和江苏金湖劳动民歌的相互观摩交流活动。20042005两年带领北大、师大和本所的研究生与日本学者联合考察北京“妙峰山庙会”活动,深入北京各区县的香会,和他们交朋友,获得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北京传统庙会及十三档花会的全面恢复作出成绩。与日本民俗学者樱井龙彦教授联合出版《妙峰山香会调查基础资料》(2006年),为妙峰山审遗成功提供了有力的资料支撑。直至20229月,还被邀参加非遗项目的评审及相关会议、讲课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