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民间文学研究室
民间文学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文学所民间文学室成立于1953年,是文学研究所成立时设立的第一批科室之一,同时也是文学所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成立之初称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组”;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时,曾经改称“各民族民间文学室”;1979,民间文学组部分人员被抽调组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现为民族文学研究所),留在文学所的骨干组成了“民间文学室”,这一称谓延续至今。建室以来的历任室主任为贾芝、仁钦道尔吉、刘魁立、祁连休、吕微、安德明。现任室主任施爱东。目前在职的研究人员7名:施爱东、户晓辉、乌日古木勒、邹明华,祝鹏程,赵玉平,朱佳艺;博士后1名:左怡兵。曾在民间文学室工作过的学者有贾芝、毛星、朱寨、曹道衡、井岩盾、孙剑冰、卓如、吕薇芬、张宝坤、裴效维、刘魁立、仁钦道尔吉、丁守璞、丁汀、何凯歌、高国藩、程蔷、何新、董森、夏蕾、青乔、赵桂芳、曹廷伟、徐劭、蔡自能、贾经琪等;从民间文学室退休的学者有马昌仪、祁连休、肖莉、贺学君、张田英、吕微等。

民间文学研究是具有强烈民族性、人民性的学问。文学所民间文学室自成立以来,几代学者以其不懈的努力和丰硕的成果,为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多年来,民间室始终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立场,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研究动机,形成了知行合一、注重活形态民间文学和民俗的田野调查与基本理论、坚持田野作业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传统,在民间文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均取得了突出成绩。1980年代初期,民间室多位成员在毛星率领下编著出版了三卷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毛星主编,1983年)。这部共计150余万字的集体著作,第一次全面总结和展示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成就,尤其系统梳理了在各个民族当中都有着久远历史和广泛影响的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传播状况。世纪之交,民间文学室又以把握全局的学术眼光,将民间文学分体裁研究的优势力量纳入宏观民间文学史的写作,先后出版《中华民间文学史》(祁连休、程蔷主编,1999)、《中国民间文学史》(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2008),在国内民间文学研究界形成以写史见长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顺利完成中国社科院重大研究项目“八卷本《中国民间文学史》”(祁连休、吕微主持,2011)的研究和写作任务(结项等级为优秀),该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于2019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正式推出。上述成果,在中国文学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补白意义,《中国民间文学史》已被列入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它们确立了民间室在国内民间文学研究界历史文献研究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

在民间文学诸体裁与重要理论问题研究方面,民间室的前辈学者均取得了可观的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民间文学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的情况,数年来,民间室历代学人在回顾中外学科发展史的基础上,关注中外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前沿问题,注重对学科理念的深度反思和关键词梳理,从而不仅极大地强化了本学科的建设,而且为推进同相邻学科之间的对话以及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马昌仪的《〈山海经〉古本图说》、《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等成果,在神话学及其他相关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祁连休的故事研究享誉学林,他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等著作,已成为本专业相关研究者和学生的必读书。程蔷的《中国识宝传说研究》、《骊龙之珠的诱惑:民间叙事宝物主题探索》是传说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为推进传说及民间叙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贺学君的《中国民间叙事诗史》是第一部为民间叙事诗立史并系统讨论其基本特征的著作,在相关领域具有补白的意义。吕微在神话研究、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通过《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民俗学:一门伟大的学科——从学术反思到实践科学的历史与逻辑研究》等著作,以及大量的系列论文,为加强和提升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理论、推动学科整体建设,产生了广泛的引领作用。

目前,民间文学室在职学者构成了结构全面、布局合理的研究团体。2012年,该室全体现职人员组成了文学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文学的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团队;2016年,又联合文学所比较文学专业,组成中国社科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重点学科“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从而为全室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充分借助这些有利条件,民间室现有人员在继承和坚持前辈学者所开创、积累的丰厚学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发展和时代需要,进一步明确了本学科当前的中心任务:在整体文学文化观引领下,以积极“朝向当下”的学术眼光和广阔的文化比较视野,对作为中国文学(文化)重要一翼的民间文学进行全面探讨,深入研究其历史传承与当代变迁,总结和阐发其内在规律与现实功能,揭示其与作为“大传统”的上层精英文学(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在世界文化多样性框架下的属性和地位。总体目标是,一方面,为深刻理解和把握纷繁复杂的民间社会及其文化现象,认识民众思想观、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新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做出具有学科特殊性的贡献;另一方面,为全面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文学受不同时空背景影响而发生转折的具体特征,贡献来自民间的视角和经验;同时,打破中国民间文学学术领域目前日趋突出的“内卷化”取向,努力建设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与民俗学理论体系,进而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年来,民间室的成员继承了优秀传统,全力搭建分布齐全、实力强劲的研究团队。施爱东研究员主要从事故事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术史研究,其故事研究、谣言研究在中国民俗学界独树一帜,提倡并实践在故事研究中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民俗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倡立一门新学科: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鼓吹、经营与中落》《故事法则》《故事机变》等。户晓辉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学科基础理论问题,在学界自成一格,与吕微一起开创了“实践民俗学”学派,他的《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现代性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等著作,在民间文学基础理论的思考深度和视野广度方面做出了独到贡献。乌日古木勒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和日本民间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和史诗研究,她的《柳田国男民间文学思想研究》、《蒙古突厥史诗人生仪礼原型》等论著广受学界好评。邹明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传说研究,尤其关注古史传说的活态形式,并力图探求以传说为主的民间叙事与共同体价值建构之间的关系,为传说研究开辟了新方向,有《中国民间文学史·传说卷》《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等代表性成果。祝鹏程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曲艺、神话与民间文学学术史,尤其关注民间文学体裁与社会的关系,他的专著《文体的社会建构:以“十七年”(1949-1966)的相声为考察对象》《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当代北京相声为个案》,以及关于社会转型中的民间说唱的一系列论文受到了学界较多的关注和好评。赵玉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古代民俗研究,主要关注民间信仰、佛教文学与民间结社问题,长于利用敦煌吐鲁番文献从事古代民俗研究。朱佳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传说和民间文学理论,尤其关注故事形态学在民间文学文本研究中的应用,有《传说形态学的“双核结构”——以无支祁传说为例》等代表成果。

前主任、现文学所副所长安德明研究员也是本室民间文学研究队伍中的一员,在民间文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谚语及民间叙事研究的探讨方面多有用力且较多建树。他论述的“家乡民俗学”概念,已成为不少同行学者或研究生进行具体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所译介的美国民俗学表演理论等方面的著作及在国外发表的著作和论文,为促进中外民间文学、民俗学领域的交流做出了贡献,代表作为《家乡民俗学》、《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等著译。

40年来,民间室成员的多项成果获得了多种学术奖项,例如,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国民间故事史》先后获第二、三届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马昌仪《古本山海经图说》、程蔷《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吕微《神话何为》、贺学君《中国叙事诗史》、祝鹏程等人合著的《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等先后在不同时期获中国文联和中国民协颁发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安德明《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先后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及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先后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第五届)和二等奖(第七届),《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获得第十届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施爱东《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灾难谣言的形态学分析》、《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分别获得第七、第八、第十届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网络钓鱼谣言应引起高度关注》、《关于当前保护和发扬传统节日的几点意见》等分别获中国社科院优秀对策信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等获第六、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等等。

民间室的科研人员曾先后多人次参加国际、国内有关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研讨或文化考察活动,多数在职学者均有前往包括美国、德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在内的不同国家长期进修或交流、讲学的经历。这些活动,在促使本学科人员在更广泛的基础上了解和认识各国民间文化研究与保护状况的同时,也为世界民间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发展贡献了来自中国的视角与力量。同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国际知名学者来民间室讲学、访问,理查德·鲍曼、沃尔夫冈·卡舒巴、内尔森·格纳本、尼克·斯皮泽、罗伯特·拜伦、任敦姬、罗杰·哲奈里、南因果、苏独玉、丽萨·吉尔曼、张举文、邝蓝岚、杰森·杰克逊、汉娜·史瑞柏等一大批在国际学界卓有影响的学者,都曾先后应邀进行学术报告。这些报告,为国内学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国际民间文学界经典的理论方法及最新学术成果,提高本土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理论探讨与田野研究的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民间室的科研人员还发挥学术优势,积极参与各种相关的社会文化事务。如安德明担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并经社科院国际局和文学所批准担任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副会长,施爱东担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们均为学会的有序发展及国际合作作出了一定贡献。安德明从2014年年初经文学所批准开始担任民间文学界重要刊物《民间文化论坛》的主编,为提升刊物学术质量,促进学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全室成员积极投身于近年来兴起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事业,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一是对当前方兴未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身,进行观察、分析和批评。如户晓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能给中国带来什么新东西——兼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的理念》、施爱东《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尴尬处境》、安德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与实践》等,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理论基础、实践悖论及其中国经验的深入分析和提炼,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赏。二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田野研究优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抢救、记录和保护工作。全室成员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外出,从事有关地方历史文化、节庆仪式、民间文学等方面的调研工作,并在河北馆陶等地建立了调研基地。三是参与到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各项工作中,安德明、户晓辉、施爱东、邹明华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考察和评审,并为文化部等机构组织的非遗培训活动举办学术报告;安德明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审查机构中国民俗学会专家组成员,先后负责评审了多个国家的非遗申报材料,为提升中国学界在国际机构和相关事务中的地位发挥了一定作用,也为学界和非遗保护机构更有成效地进行相关研究与实践积累了经验。

民间室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已经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当年全国有限的几家最早设立民间文学硕士点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21世纪初,民间室获得了招收博士研究生的资质。目前,文学所民间室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能够培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并在文学所的支持下成为了能够接收民间文学专业博士后人员的机构。迄今为止,该室已培养了多位博士、硕士,以及一位出站博士后,其中许多人已经是学界颇有影响的新生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间文学室编辑、出版了大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和叙事诗等不同体裁的作品集,发表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研究论著,包括专著(含译著)百余部,论文(含译文)近千篇,历年学者中有不少已成为知名专家。民间文学室的幸运不仅在于有郑振铎、何其芳这样具有远见卓识的老所长所奠定的体制基础,更在于有他们作为一流学者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民间文学室的研究人员有幸亲炙这一珍贵的传统,并有心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