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古典文献研究室 > 在职研究人员

在职研究人员

刘宁.jpg

刘宁

刘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典文献室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1999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韩国高丽大学中语中文学科,2006-2007任哈佛大学东亚系富布莱特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唐宋文学与文献研究。著有《唐宋诗学与诗教》、《汉语思想的文体形式》、《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王维孟浩然诗选评》《春秋左传学史稿》(合著)等著作,合作整理《吴小如讲杜诗》,主编《诗者天地心:当代诗词名家讲诗词》,合作主编《欧阳修与宋代士大夫》等,参与《全宋诗》编纂工作,译著《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英译中)、《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市川桃子著,日译中,合译)等;在《文学评论》《文史哲》《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隋唐五代卷”副主编,获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八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

展开
王楠照片.jpg

王楠

王楠,女,1972年生。199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199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亚洲研究专业硕士学位。1999年—2001年和2007—2012年在中华书局编辑部工作。现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室从事研究工作。

展开
王敏庆照片.jpg

王敏庆

王敏庆,女,祖籍山东牟平。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博士后在站期间,受法国远东学院(EFEO)之邀赴巴黎进行短期交流访学。2014年进入社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室工作,现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史、宗教美术、名物学、美术考古。 硕士期间承担由导师李福顺教授主编的《北京美术史》中明、清雕塑史部分的撰写工作,该书2008年出版,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著作奖。博士论文《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荣获“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2013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论文《黄金之丘下的河神——阿富汗蒂拉丘地1号墓出土的人与海豚金牌饰图像初探》获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在2018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项目中,担任《佛教美学典藏·造像部》执行主编及“造像部”第一卷和第四卷的第一撰稿人。《中古中国单层方形覆钵塔研究》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2BZJ021。

展开
刘明.png

刘明

刘明,山东章丘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7至2018年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工作,主要从事善本古籍的采访、编目和整理工作。2019年5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任文学研究所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版本目录校勘学、古籍整理与汉魏六朝集部文献方面的研究。图书馆业务工作之余,十余年来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在《文学遗产》《中国典籍与文化》《图书馆杂志》《国学学刊》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汉魏六朝别集研究》《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提要》和《中国古书版本笔记》等学术著作数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