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33.3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出版。
本书清晰描绘了《汉书》文本从无到有的生成轨迹及其在中古时期的传播图景,努力探求文本背后知识与权力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尝试获得关于《汉书》的一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理解。作者认为,《史记》与《汉书》确立了帝制时代中国历史写作的基本范式,但二者又有根本的不同。司马迁《史记》颇以孔子《春秋》自比,洋溢着个人情怀和批判精神;班固《汉书》则是以“文章”颂美汉室之“成功”,对皇权积极配合。《史记》强调个性,注重想象,反对世俗和“拘学”者的一切偏见,勇于向人的内心世界探寻;《汉书》强调权威,注重法度,站在官方的立场去评判历史,崇尚在现实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史记》与《汉书》的这两种精神特质,形成中国史学传统中的两种力量——个性与自由,权威与秩序,后世史家大多是在这两种力量或思想之中取得一种平衡。汉代以后,以《汉书》为代表的“正史”逐步成为帝制时代王朝制作的典范,成为“正经”之外又一新的经典形式。在这一经史范式的转换中,《史记》因“微文刺讥”往往被统治者所忌惮,《汉书》则以其在现实考量与历史写作之间灵活的把握而获得皇权的青睐,遂成为新的“帝典”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