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君,字温其,河南鹿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1999),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2002),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6)。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东汉社会变迁与文学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润色鸿业:<汉书>文本的形成与早期传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在《文学遗产》、《文学评论》、《国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亚洲语言文学系(2008 -2009)、英国剑...
-
吴光兴,江苏大丰人,1963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2—1995)、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1995—1997)、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1—2002)、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者(2003)、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12)。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中国文学观念史、目录学、近代学术史。出版专著《八世纪诗风...
-
蒋寅,1959年6月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于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1988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96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曾任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副主编、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97年受聘为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文学专业客座教授,2002年受聘为韩国国立庆北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客座教授,2005年...
-
刘扬忠(1946-2015),汉族,贵州大方人。196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职;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中国词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主要学术专著及论文集有:《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周邦彦传论》《诗与酒》《崇文盛世》《唐宋词流派史》《全...
-
石昌渝(1940—2022),湖北武汉人。196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文学遗产》编委(后任顾问)、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石昌渝先生在古代小说研究领域成绩...
-
董乃斌,笔名郝冰、纪伟,1942年生,江苏扬州人。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74年调入西北大学中文系任教。1978年10月,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学习,导师为吴世昌先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10月,留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工作。1985年,任新学科研究室主任。1988年,任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1992年晋升为研究员,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4-1998年,任文学所副所长,兼任《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编委、中国社...
-
沈玉成(1932—1995) ,江苏江阴人。1955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本系读研究生,在游国恩指导下研治古代文学,并转为助教。1958年10月被分配到中华书局古代文学编辑室任编辑,参与《文史》杂志的创刊、编辑工作。1969—1974年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1974年10月调文物出版社任《文物》杂志编辑,其间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做文字加工。1980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工作,从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曾担任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研...
-
邓绍基(1933—2013),江苏常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55年10月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被分配至古代文学研究组。1987年7月被评定为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工作,主编或参与主编的大型著作有《中华文学通史》《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华文学通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其中《元代文学史》199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历任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
-
1953—1954兼任,中国文学史组组长;1957—1958兼任,元明清文学组组长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29年入上海中国公学预科,1930年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1年至1935年就读北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出版诗歌合集《汉园集》,引起文坛关注。同年出版的散文集《画梦录》,获《大公报》文艺奖。1938年8月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1944年至1947年两次赴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开始用马列主义观点来研究文艺理论及创作中的实际问题...
-
1953—1979在任,古典文学组组长、古代室主任
余冠英(1906—1995),江苏扬州人。1922年考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后转入中国文学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各体文习作、历代文选等课程,并主编《国文月刊》。1946年秋回到清华园,任中国文学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和汉魏六朝诗等课程。1953年调至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今之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长期担任文学所古代文学组(室)主要负责人。并曾任文学所副所长、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