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研究室 > 比较文学研究室
比较文学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比较文学研究具有悠久、辉煌的传统。文学所首任所长郑振铎先生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管锥编》等名著,是20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杰作。

1978年,为反映全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动态,文学研究所创办不定期刊物《文学研究动态》。创办初期,刊物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科研组编”,至第15期改署“文学研究动态组编”。1982年,所里为加强《文学研究动态》工作,成立了动态组,更名为“国外中国学(文学)研究组”,由尹锡康任组长,陈圣生任副组长。

1985年3月,文学研究所组建了文艺新学科研究室,董乃斌为研究室主任,程广林为副主任。同一时期,《文学研究动态》改为《中外文学研究参考》,文艺新学科研究室成立了《中外文学研究参考》编辑委员会,董乃斌为主编,程广林为副主编,尹锡康为顾问。

1985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等三十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召开。文艺新学科研究室代表文学研究所,是学会创立单位之一。此后,研究室又多次参与筹备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1986年1月,文艺新学科研究室申报的“文艺新学科建设工程”被批准为国家“七五”期间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至1993年,研究室编撰出版“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近30种。文艺新学科研究室在1987和1988年分别在大连和青岛举办过两期“文艺新学科暑期讲习班”,全国先后有近400名大学青年教师与文学研究者报名听讲,担任“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各专著的作者分别做了专题讲演,对当时的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988年3月,董乃斌调任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程广林任文艺新学科研究室主任,从美国归来的苏炜任副主任。1991年9月,文艺新学科研究室更名为比较文学研究室,钱中文被任命为研究室主任。1999年4月,室主任由周发祥继任。2000年9月,比较文学研究室联合外国文学研究所理论室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周发祥与郭宏安任主任。在室主任周发祥的带领下,文学所的比较文学研究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当时,比较文学研究室科研人员超过十人,大部分研究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是走在前列。

周发祥研究员的学术专长是西方汉学研究及比较文学,对于比较文学的一般理论、研究类型、方法论和中西文学交流史均有深入研究,他与李岫共同编撰的《中外文学交流史》(1999)对从古代到当代的中外文学交流史进行了宏观而又具体的论述,是20世纪末中国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程广林研究员着力于鲁迅研究、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其专著《鲁迅留学日本史》(1985)、《沟通与更新——鲁迅与日本文学关系发微》(1987)是国内学界研究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与生活、鲁迅与日本文学关系的奠基之作。陈圣生研究员长期从事比较诗学研究,80年代曾经参与韦勒克、沃伦的文论名著《文学理论》的翻译,1999年出版了专著《现代诗学》。同一时期,陈圣生的法国文学研究、李聃的俄罗斯文学研究,陈燕谷的文艺理论研究、当代美国思想研究,孙歌的中日思想研究,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1999年,董炳月从日本留学归国进入比较文学研究室,叶舒宪由海南大学调入文学所文艺理论室,后调入比较文学研究室,比较文学学科的力量得到加强。2004年2月,叶舒宪任比较室主任,孙歌任副主任。叶舒宪退休后,孙歌和董炳月相继担任室主任。进入新世纪之后,多名年轻学者相继进入,更为比较文学学科增添了新生力量。

叶舒宪研究员主持、谭佳研究员,王蓓副研究员参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A类“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联合我院其他研究所和多个高校,出版《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神话学文明起源路径研究》《神话与古史》三部专著,四部前沿译著,四份对策报告,其中两份发表在(国办第239期);《中国社会科学院专供信息》(中宣部第98期)。叶舒宪和谭佳专著,分别被列为我院创新外译项目。该项目的衍生成果是与广东省省委宣传部合作,获得广东省文化强省项目,推出“神话历史丛书”十九卷,分为“中国神话历史”和“世界神话历史”两个系列,形成相互关联和相互照应的学术整体,对中国文化的发生及其特质的认识起到加深作用;引进了最新的系列国际成果,填补了文学学科与文明探源融合研究领域的空白;有效推广和传播了中华文明探源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也体现出文学研究所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共同推进中国文学研究的现实路径。除此,叶舒宪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个文科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共计完成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丛书5书,17本译著。其中有两部书入选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一部书入选第八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0)叶舒宪、谭佳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比较神话学在中国》填补国内比较神话学的学术史空白,有效探索传统西方学科的中国范式,获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2018)。

孙歌研究员在东亚现代思想研究方面成就斐然,出版了《主体弥散的空间》(2002年)、《竹内好的悖论》(2005年)、《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2011年)等著作,引领着东北亚思想研究的潮流,在学术界引起反响。董炳月研究员相继出版了多部著作,在多个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2006)从独特的视角、用大量新资料呈现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的复杂性;《“同文”的现代转换——日语借词中的思想与文学》(2012)打通了语言、文学、思想的界限,荣获201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优秀科研成果奖。《鲁迅形影》(2015)在鲁迅与日本文学的关系,鲁迅的美学观、孔子观、日本“民间鲁迅”诸方面,均有发现,获得鲁迅研究界的好评。贺照田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思想研究,发表了《如果从50年代初的梁漱溟看80年代初的梁漱溟》(2013)、《当代中国精神伦理问题》(2014)等重要论文,相关成果被翻译为日文、韩文,而且主编了《思想文化评论》《人间思想》(大陆版)等重要著作。文学研究所的中日文学与思想研究一直居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地位。开辟文学研究的思想史新境界,引领东亚思想研究热点。

在比较文学室工作过的学者有:钱中文、李聃、张宽、曹卫东、陶庆梅。从比较文学室退休的学者有:傅德惠、陈圣生、程广林、聂峙砥、周发祥、青乔、陈燕谷、叶舒宪、孙歌、董炳月。

比较文学研究室目前在职研究人员6名:研究室主任谭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贺照田(研究员)、王蓓(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程玉梅(博士,助理研究员)、郑熙青(博士,助理研究员)、颜淑兰(博士,助理研究员)。

近年,比较文学研究室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的统一部署,在人才引进、课题选择、对外交流诸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建设。2016年作为计划内博士后引进了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归国的颜淑兰博士,2017年作为科研人员引进了从美国华盛顿大学留学归国的郑熙青博士。比较文学研究室在欧美汉学研究领域曾起开疆辟土之功,在文学人类学、比较神话学,中日文学关系、东亚思想研究领域,一直保持国内领先和国际知名地位,文化研究与族群比较研究是新近亮点。近年来,研究室进一步形成聚焦中国比较文学之中国性探索的研究梯队。全室围绕早期中国、现代中国、当代中国的重要文化现象提出系列比较文学研究的命题和观点,成果丰硕,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在此平台上,从2016年开始,中心举办的“跨文化论坛”先后邀请了国内外研究名家围绕中日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翻译研究、文化研究、学科话语建设等多领域,与本室及所内外成员展开充分讨论,诉诸立足本土文化根脉进行不同时期的关键问题碰撞,探索具有本土生命力和世界眼光的学科谱系,有效致力于探索比较文学的中国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