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支部活动
新时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内生力量” 当代、民间、比较支部 田美莲

作为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支部,我们一直遵照院党组、所党委的部署,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与调研等活动,以提升支部整体的党性自觉意识与支部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诸如去年获得了中央直属机关颁发的“四强支部”。今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文学研究所党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也为了进一步加强支部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创新科研的氛围,结合支部工作实际,经支部成员研究决定,制定了学习与参观及考察等活动方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最强最优发展,不单需要依赖于社会生态文化环境整体的抬升与营造,应该包含党员自身党性与精神品格的自塑,还有综合科研能力与知识文化修为,当然,要拥有科学的理论思维与观察视角,能够产生和谐质素与精神智慧的内生力量,进而促进自我与他者及环境的互动,形成良性的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循环,更好地体现人民精神意志与新时代内涵具体而言,从几个方面加强推进。

首先发掘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资源与文学所自身的精神资源。对于作为国家队的党员科研研究人员,要有大的格局与视野,要有全局的架构,以及客观的叙述表达今后,我们要继续深度学习马克主义经典著作,学习习近平讲话精神等,继续着力于三大体系建设,发掘宝贵的学术积累与精神资源,赓续文学所守正创新的学术传统我们需要挖掘整理与抢救史料这个“富矿”,将前辈的文学精神、思想与经验,做好传递与解释同时能够有所接洽与某些领域方面的拓展扎扎实实地做学术,增强以文学介入社会现实实践的能力

第二,体现党员主体责任与发挥角色功能,不仅要认同国家意识形态,也要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中来。当前社会思想多元,多种思潮并存,不仅需要党员自觉性的提升、精神品格的自塑,还要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现代化,提升我们在世界上的文化话语权和制度性话语权同时,针对媒介化、娱乐化的时代,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对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无底线挑战,面临此现实考验,我们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充分发挥能动性,把党、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介入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中,引领社会文化思潮、凝聚思想共识。

第三,基于社会文化现实的需要,丰富我们的知识文化结构,积极参与到新时代理论的空间建构。具体而言,就是关于三大体系的建构问题,需要有必要的知识构成、资料积累与理论储备,出重拳头”“组合拳”,发挥老中青科研干部的协同作战,完成符合新时代社会现实、文化与文学发展需要的重大课题,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播力。

最后,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在现实与史料、文本与思潮、时代与文学、社会与学术之间的关联中,思考如何发挥出我们研究者党员的主体性责任,同时要尊重真实历史史实,立足于新时代文学与文化语境,关注整体社会发展现实。比如相较于城市现代化发展来说,乡村文化生活出现了新发展态势,媒介力量为乡村注入了现代文化元素,可以说深入到了家家户户,乡村老年人也会抖音、快手,尽管这种媒介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就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文化传播的冲击;还有各种艺术的生产、形态、模式等都相继发生了改变。针对此,我们不仅要设计问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调研,也要积极跟踪艺术发展的新形态、新变化。同时在新媒介时代,随着文学与文化边界的进一步拓展,我们要放眼世界,从跨文化、跨国别、跨民族、跨城乡比较的视野来进行研究,关注情景变异性与文化的移动性,兼顾微观与宏观研究,做出自己有见地有价值的具有新时代特质的研究记录时代变迁与文学及社会转型有价值经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